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24)。為(25)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蘇洵《六國論》
在中國歷史上,秦統一六國是一個劃時代意義的事件。 秦國從一個地處西部邊陲的諸侯國,最終統一了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甚至更為先進的其他六國,其偶然性和必然性,一直是歷史學家們論述的話題。 實際上,經歷了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連年的戰爭,老百姓已不堪重負,有識之士也意識到,天下應該盡早統一,只是對由魏、趙、楚、齊、燕、秦、韓之中哪一個國家來統一天下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據歷史學家考證,諸子百家中的法、墨、陰陽等家選擇了秦國,再加上秦國內部比較適合變法,各種因素迭代在一起,促使了秦國統一六國。
在某些方面,現在的MES市場像極了戰國時期,玩家眾多,玩家之間打價格戰,最終甲方和乙方都沒得益,乙方賠本賺吆喝,甲方花錢了卻見效不明顯。 有心人如果去數數,中國市場上號稱能做MES的廠商不會少于500家,日子過得滋潤的則不會超過兩只手。 一個MES軟件或解決方案,報價少則幾萬,多則幾千萬,差距就有這么大。 更搞笑的是,報價幾萬塊的沒賺到錢,報價幾千萬也沒賺到錢。 道理在哪? 甲方和乙方都不理性,MES軟件和業務的成熟度也不夠。 沒有標準和路徑可選,大家是騎驢打鳥,走到哪算哪。 那么,MES市場的出路在哪里? 秦國統一六國的故事可以玩味玩味。
其實,當前的MES市場也像極了上個世紀90年代的ERP市場。 想當年,那ERP廠商也是多呀,國外如SAP、Oracle、微軟、四班、Baan、Symix、SoftBands、Lawson、Epicor,國內如用友、金蝶、神州數碼、浪潮、智邦國際、鼎捷、新中大,等等 ,現在還叫得出名,或叫不出名的,估摸著也有上百家吧。 如今呢,活躍的也就那么幾家吧,選國外的就那么三家,選國內的也是那么三家。 為什們由20多年前的上百家減少到現在的10來家? 道理差不多,一是甲方更理性了,二是ERP軟件更成熟了。 因而,很多聲量不大或非主流的EPR軟件公司,要么被兼并重組了,要么徹底退出了市場。 現在的問題是,ERP廠商是賺得盆滿缽滿的,打價格戰的是一幫實施商。 低價中標的實施項目中,一幫畢業沒幾年的毛頭小伙子小丫頭指點起了江山。 都說看中醫要看老中醫,這年頭,ERP咨詢界的“老中醫”要么退隱山林去養老了,要么換了個其他類型的陣地繼續奮斗,依然還堅守在咨詢實操一線的已經不多了。
按筆者的預測,未來的MES市場很可能會走ERP市場的老路。 現在的這些MES廠商,要么被兼并重組,要么退出市場,未來的MES市場玩家不會還有現在這么多,尤其是在一種叫MOM的平臺軟件出現以后。
國際MESA協會,也就是曾經的ManufacturingExecution System Association,人們所熟悉的MES廠商娘家人,現在都改成了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Solutions Association,恥于與MES掛上鉤。 據MESA專家老爺們的說法,MOM(Manufacturing Operation Management)是MES的“打怪升級”。 眾看官們看看,制造企業主流的IT系統,PLM,ERP,CRM、SCM、MES,就MES還帶個“System”,帶有ITer的勞累命,換成MOM就不一樣了。 MOM的詞典就不帶“System”,直接和ERP、PLM平起平坐了。 以后MOMer們以后可以大聲和ERPer、PLMer說,大家都是平等的兄弟,不要把俺當成打雜和跑腿的。
從MES升級為MOM,不僅僅是名字的更換,而是內涵起了根本性的變化。 以達索DELMIA Apriso為例,領先的MOM軟件已經平臺化和可配置性非常高了,完全可以標準的業務組件和可配置的業務流程及用戶界面來實現跨行業的各種場景和需求。
圖1:達索DELMIA Apriso平臺架構和功能
這種MOM平臺有如下幾個特點:
1. 支持集團集中部署(主要是業務對象、配置模板、數據分析等功能)和工廠分布式部署的混合式架構,既能保證生產現場的實時響應,又能確保集團層面的統一管理標準、規范和業務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 基于流程驅動的業務邏輯和用戶界面的配置。 通過標準化的業務組件,再輔以可配置的主數據、業務流程和用戶界面,MOM項目基本可以實現零代碼實施。 這類項目的主要挑戰是對顧問的要求,即顧問的業務理解和引導能力,以及對MOM系統架構和功能的全局性理解。
3. 功能包含了制造運營領域的各種需求,包括生產執行、倉儲管理、物流配送、質量管理、設備維護、人員管理,等等,一個MOM系統把之前由MES、WMS、LES、QMS、EAM等IT系統干的活全干了。 換句話說,你家以前可能需要MES、WMS、LES、QMS、EAM等多個IT系統來滿足制造領域的業務需求,現在只需要一個MOM系統就可以搞定。
這樣的MOM系統,從技術架構、功能模塊、實施特點等方面看,基本和現在主流的ERP系統差不多了。 技術上看,“贏家通吃”的局面即將形成。
展望將來,制造型企業制造領域的IT應用架構可能是這樣的: 1 + 2 + 3,即1個CPPS信息物理物理制造系統網絡,2個數字化技術解決方案——數字主線和數字孿生,3個業務管理系統——PLM、ERP和MOM。
圖2: 制造領域IT應用架構
如果圖2所示的制造領域IT應用架構可行的話,那么,未來的MES或MOM市場可能會進行深入整合和分野,大體分為兩類: 半定制化的MES軟件和平臺化的MOM平臺。 甲方的選擇則可能是這樣的:
1)有錢的,也想明白了的,選MOM;
2)沒錢的,不管想沒想明白,選MES;
3)現在沒錢,未來計劃會有錢的,選M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