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8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正式通過,并自2024年7月1日起實施。
此次修改《會計法》,保持現行基本制度不變,著力解決會計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完善會計制度,加強會計監督,加大法律責任追究力度,為遏制財務造假等會計違法行為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經修訂的《會計法》明確指出,必須強化會計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廣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此舉為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支撐。同時,亦強調加強財會監督,顯著提升會計違法成本。
在加強財會監督、遏制財務欺詐行為、提升會計信息質量的過程中,除了制度完善與違規懲處外,日常會計工作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以及技術與數據的有效結合顯得尤為關鍵。因此有充分理由堅信,會計行業的數智化轉型,在法律保障與技術驅動的共同作用下,將迎來其發展的黃金時期。
01、會計信息化建設首次入法 數智化轉型迎來新機遇
此次修訂的一大亮點是在第八條中首次明確“國家加強會計信息化建設,鼓勵依法采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會計工作”,為會計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最高層次的法律依據。與之前僅在特定條款中提及電子計算機在會計核算中的應用相比,這一修改標志著會計信息化建設正式納入法律框架,迎來了法律保障與技術驅動的雙重利好。
此前,財政部4月7日發布的《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征求意見稿)》提出“鼓勵單位積極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提升會計信息化水平。”
當會計信息化建設迎來最高法律層面的要求和保障,疊加數電票全面應用和數智技術驅動,有理由相信,財稅數智化轉型將迎來新一輪爆發期。
02、內部控制入法 合規成企業發展關鍵問題
修訂后的《會計法》還在第二十五條中首次將內部控制納入法律范疇,要求各單位將其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納入內部控制制度之中。同時,法律修訂還大幅提高了會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和處罰金額,為加強財會監督、遏制財務造假提供了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隨著我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上升,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稅務監管逐漸從“以票管稅”邁入“以數治稅”時代,發票數字化對小微企業財稅規范化和系統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由此推動小微企業財稅數智化市場快速發展。
對于小微企業自身而言,增長、盈利和合規是小微企業持續發展面臨的最為關鍵的三個問題。國際權威調研機構沙利文在分析報告中指出,數智化手段可以在多個環節有效地滿足小微企業增長、盈利、合規方面的需求。
03、助力小微企業數智轉型 推動會計數據標準化
在當前數電票時代背景下,財政部等部門正積極推進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改革。作為“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深化試點平臺”單位,以暢捷通為代表的專業服務商正為試點工作提供技術保障和產品服務,助力財稅數智化轉型。
通過推出多維度、一體化、全覆蓋的電子憑證處理產品與方案,暢捷通等企業正幫助小微企業快速實現電子憑證的開具和接收試點,打通票據無紙化報銷流轉的最后一公里。同時,暢捷通等平臺的深化試點工作也在不斷推進,旨在完善電子憑證的查驗、解析、入賬和歸檔能力,助力企業實現會計憑證的全面數智化管理。
在企業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海量增長的今天,推動業務增長的有效方法就是快速應用現代智能技術,從傳統應用向智能云財稅升級。
為了助力企業實現“數電票”高效智能管理,暢捷通好會計面向小微企業用戶提供全量進銷票據獲取歸集、報銷審批、憑證關聯、歸檔存儲、聯查調閱功能,運用智能識別解析、自動驗真查重等方式,幫助企業簡化財稅業務處理、輕松合規。
企業財稅數智化化轉型進程在不斷加速,企業應當抓住時代契機,前置布局“票財稅費銀檔”一體化管理體系,通過合規、高效的管理手段,打造團隊數智化能力,重塑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