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近幾年被炒得如火如荼,各種政策的支持、補貼和會議活動的舉辦,都在給中小制造企業管理者洗腦,一定要數字化升級,否則就被市場淘汰。
中小制造企業其實是弱勢群體,向上需要維護好客戶,因為穩定的訂單來源,是中小企業生存的根基;向下需要維護好供應商,因為中小制造企業采購需求量都不會很大,在優質的供應商那里也沒有話語權,所以采購成本也會偏高。夾縫中求生存,這才是中小制造企業的現狀。
信息化是建立在企業標準化的基礎上,企業管理越規范,管理越標準,信息化推行就會越順利。流程概念是信息化的基礎,沒有流程,就無法推行信息化。包括PLM系統、ERP系統、車間MES系統、倉庫WMS系統等等。
提到標準化和規范化,國內很多民營企業都很難做到,這里包括一部分中大型制造企業,也包括很多中小制造企業,既然沒辦法標準化和規范化,系統推行就會困難重重,因為軟件做不到像人為操作那樣靈活,軟件遵循邏輯條件,無序的需求和邏輯,很難在軟件系統實現流程和管理。
我們先來聊聊中小企業上ERP系統的問題。
ERP是解決企業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問題,通過軟件技術來實現企業流程管理和規范。
信息流怎么定義?
企業所有操作業務數據,包括銷售、采購、生產、倉庫、質量、外協一系列活動,在一套軟件系統內完成,各部門相互引用數據,通俗點說就是打通信息孤島,各部門實現數據的互通有無。
傳統的線下管理,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一本賬,各部門數據經常會出現不一致,到底是誰的數據有問題,很難去查證。
物流怎么定義?
我們都知道,物隨單走,這是企業管理的基本要素,企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流轉,都是需要單據支撐的,從管理上來講,不可以憑空增加或者減少貨物。有了單據的支撐,所有貨物的流轉就有了依據,實現了貨物流轉的流程和規范。
資金流怎么定義?
所有的核心業務活動最終都會流向財務系統,這些業務活動會成為財務系統記賬和分析的來源。企業的收入、支出、利潤、成本、庫存金額、現金等信息都是依賴業務活動產生。
所以中小制造企業需要對自己企業管理水平有清醒的認知,企業是否達到推行ERP系統的條件,包含人員、流程、規范和對系統的理解,如果這些條件都不具備,又遇到不合格的ERP軟件實施人員,系統推行肯定會阻力重重。
多數中小企業就是非常靈活,這是他們生存的優勢,但這又是管理的劣勢,靈活就意味著無序,無序就沒有標準的流程和規范,這樣的企業信息化一定是失敗的,即使勉強在用著,可能用的也不好。
所以大多數中小企業ERP系統可能只用了其中的一部分功能,比如實現了信息流或物流(這也算是相對規范的企業了),資金流可能就不在系統內。
我們再來聊聊中小企業上MES系統的問題。
MES系統主要是是解決制造企業生產過程管理,實現車間生產過程跟蹤、數據收集、分析與管理的計算機系統。MES系統通過數據采集、實時監控和信息傳遞,將車間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集中管理,讓生產更透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通俗地講,MES系統就是生產管理更細化,更專業的一套車間級信息化系統。ERP系統中本身也包含生產管理模塊,但ERP是一套相對通用的系統,ERP系統一般不會細分行業,所以深入到車間執行層面,ERP系統中的生產模塊就會產生不良反應,無法滿足車間生產級的細化管理。
中小企業推行MES系統其實也有必要,對于中小制造企業,銷售的接單能力很重要,而如何高效率、低成本、質量優地把產品生產出來,按時、按質滿足訂單要求更重要,中小企業維護和留存客戶最重要的就是用最好的服務和產品解決客戶的問題。
有人可能會抬杠,我們工廠就是靠老板的關系拿訂單,請客戶吃飯、喝酒、送禮就行。你跟客戶關系再好,感情再深,如果做不到保質、保量、保期、價優,靠關系拿的訂單,遲早也會被別人搶走,已經過了那個時代了。
MES系統深入車間級細化管理,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缺乏生產管理方面專業的人才,車間管理人員大多數沒有生產管理經驗,生產車間往往比較混亂,企業可以選擇專業的MES系統,專業的MES廠商都有很多同類型企業的實施經驗,可以借助MES項目的推行和實施學習同行業其他優秀企業的生產管理經驗,然后結合企業自身水平,靈活應用。
既然我們選擇推行MES系統,一定要定位好自身需求,可以分階段上線,MES系統的管理也可以由粗到細,一步一步向前推進,切不可這也要、那也要,一看價格嚇一跳,而自身管理欠缺,人員不足,最后疲憊不堪收場。
有人問我,企業到什么規模用系統比較好,是不是ERP系統和MES系統只有大企業才能用好,我常常告訴客戶,這個取決于企業老板和管理層的認知,你認為系統對你有價值,建廠除了硬件設備投入外,信息化管理系統也是必備;如果你對信息化沒有認知,企業做了幾十年,還是原來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