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立足世界百年未遇之大變局,我國2035目標的開局時期,‘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性非同尋常,對中國乃是世界經濟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聚焦‘數字化’這一穩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底座,2021年儼然已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分水嶺,作為后疫情時代的重啟之年,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功課做好了,會加速走向成功;反之則可能會慢慢消亡,其重要性已關乎企業存亡。”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先生在“2021致遠春季伙伴大會”上直言。
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 武連峰
從宏觀環境來看,IDC通過將此次疫情與2008年金融危機分別對宏觀經濟和ICT市場的影響對比,得出了一個頗為值得玩味的結論:2008年金融危機后,2009年全球IT支出下降達5%左右,而GDP的降幅卻只有1%,換句話說,這場金融危機對ICT市場的沖擊遠大于經濟本身;反觀疫情,2020年全球GDP暴跌6%,但IT和ICT指數卻不降反升;究其原因,技術創新在防疫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正面作用,同時,企業需高度關注疫后觸發的6大永久性變化,“協同與數據”已成為企業數字化基建中的底座。
所謂疫后6大永久性改變究竟所指為何?武連峰給出了進一步闡述:
第一,財務的可預測性和靈活性。收入與采購預測,成本控制、投融資等將變得更加動態化,財務管理方式較之過往發生了很大變化。
第二,數字優先的客戶互動模式。今天企業和用戶的互動模式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純線下模式一去不復返,客戶互動模式如銷售、支持服務等都將需要在線/數字化。
第三,在家辦公、遠程辦公成為常態。家辦公將成為組織機構中必備的一種常態,HR給出科學的應對政策。
第四,技術使能的運營模式。運營模式需要考慮更多的自動化、非接觸式方式及自助服務等。
第五,新的業務連續性計劃。業務連續性和復蘇框架需要根據未來疫情發展進行修改與更新,以此應對未來的更多不可控變數。
第六,如何實現數據驅動的商業模式。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創造未來新的商業模式。
武連峰指出,這6個永久性改變,涵蓋了“資金、客戶、技術、信息、供應鏈”,是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為核心的關鍵環節,而通過洞察這些改變,也將挖掘到更多數字化轉型的新商機。
“從6個永久性改變可以看出,雖然這些改變只是聚焦于企業運營發展中的不同板塊,但如果站在更高的戰略視角來看,我們會發現,這些永久性的改變都將成為驅動數字化轉型的新商機。”武連峰如是說。
十四五規劃的6大關鍵詞
照進數字化轉型的8大新商機
不同的“五年規劃”聚焦重點不盡相同,縱觀“十一五”到“十四五”規劃,武連峰通過提煉各個階段的戰略要沖,對ICT市場風口的演進和未來發展進行了簡析:十一五期間,以互聯網、信息化為主導,開始涌現出一批新興企業信息化服務商;十二五時期,移動互聯網、電商、云計算、大數據展現出強勁走勢,企業用戶開始集體擁抱;十三五,則突出表現在4G、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以及人工智能領域,時至今日依舊方興未艾。
而相比于前三個階段,“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性則是前所未見的。在武連峰看來,從前三個時期一路走過,中國一直是個跟隨者、追逐者,雖然越跑越快,但從未領跑過。這個情況直至以疫情為節點的“十四五”到來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5G、新基建、工業互聯網、科技自立自強”,ICT市場正在聚焦的這些關鍵領域,無不是以我為主,以中國為火車頭規劃的新賽道,因此,“十四五”規劃將是中國社會經濟迎接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是為中國實現2035遠景目標吃下的定心丸。而這其中所蘊含的新商機也必將是前所未有的。
“從‘十四五’規劃明確給出的6大關鍵詞中,我們可以清晰獲取到8大數字化轉型新商機”武連峰進一步深入解析:
其一,新科技,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導向。其給予了研發攻關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領域數字化轉型商機。
其二,新產業,以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為主旨。截至2020年,中國制造業占全球制造業產值接近30%,占到中國GDP的29%;同時,戰略新興產業占GDP百分比要從2020年的15%提升到2025年17%,而新基建每年投入更是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凡此種種都預示著,制造業核心能力提升與戰略新興產業數字化轉型商機將大有可為。
其三,新格局,提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使命。通過跑活內循環,促進雙循環,培育新消費,貫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四大環節,握住內循環與消費領域數字化轉型商機,同時借以海南自由貿易港10大利好政策,把準有序開放行業與區域領域數字化轉型商機。
其四、新經濟,意在提速數字化發展與建設。IDC預測,到2025年,在全球動蕩的環境推動下,75%的領軍企業將利用數字平臺和生態系統能力來調整他們的價值鏈,以適應新的市場、行業和生態系統,以“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農田與水利、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文旅、智慧社區、智慧家居、智慧政務”為首的智慧行業與智慧服務10大應用場景數字化轉型商機將彰顯驅力。
其五,新區域,積極推進深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將通過有序開放行業與區域領域數字化轉型、新型城鎮化數字化轉型、以及鄉村振興數字化轉型,帶來多重商機。
最后,新環境,以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為目標。節能環保與碳中和數字化轉型已是全球環境治理的共識和要務。
COP釋放“根”力量
解鎖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商機
基于此,武連峰提出了獲取數字化轉型新商機的4大策略:“首先,要理解ICT市場與數字技術趨勢;其次,精準把握政府政策方向與投資領域;同時,敏銳洞悉用戶數字化轉型需求變化;最后,致力于打造基于場景的數字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武連峰強調指出,所有的數字化轉型新商機和獲取商機的策略,最終一定是以人為中心的協同才可實現的,這將是未來所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創新的基石。
“以致遠協同運營中臺COP帶來的思想革新來看,其早已跳脫出單一產品價值賦能,亦或平臺賦能,其站在商業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從商業思維、業態自驅、用戶價值出發,以重構業務流程、重構用戶體驗、重構產品服務、重構商業模式、重構管理信任為核心目標,通過賦能的管理思想、新型IT治理框架、敏捷的運營體系、支撐運營的能力、若干定制的應用、生態共贏的模式,正在成為當前我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根’力量。”武連峰總結。
從OA向COP的躍升,致遠見證了企業用戶需求迭代和伙伴發展格局漸進的軌跡。實際上,COP賦能的遠不只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更是對不同領域的生態伙伴、客戶、應用及解決方案等進行連接,重新定義全產業鏈的數字化生態。
眼下,數字經濟是一汪紅海,亦是一汪藍海。數字化以其自身的天然特質決定了商業環境和用戶需求變化的不確定性,耦合與非耦合性并存且愈發難以割裂。武連峰認為,在此次以“新機遇、新發展、新價值”為主題的致遠春季伙伴大會上,COP帶來的經營升級之道,恰是伙伴生態的“十四五”思維使然。